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动画电影的份额在增加质量却并不稳定

编辑:佚名 来源:搜狐 更新于:2016-10-11 阅读:

  而《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冒险故事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大洋中一个由动物主宰的小岛被一场暴风雨打破了宁静,"不速之客"鲁滨逊与动物岛主们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遭遇战,开始了他的荒岛冒险之旅。

  一个拿着枪的“人”跑到了一个各种萌态小动物聚集的荒岛上,他会害怕吗?他会被动物吃掉吗?动物会被他打死吗?一系列孩子的疑问足以构成他们对这一冒险之旅的期待与兴致。小动物们表情各异,鲜萌逗趣,阴差阳错,再加上悬崖激战、地道偷袭、空中爆破等动作设计,小朋友们就在这样的紧张,期待,笑声中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冒险。

  这样的冒险故事,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本能,这样的动画电影才是孩子喜欢的,需要的,过瘾的。

  动画电影需要奇观化表达

  有了冒险故事,就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孩子。电影以其独特的观影方式决定了它的呈现方式,奇观化表达是电影的唯一打开方式,动画电影亦然。

  所谓“奇观化表达”就是需要一种视觉冲击力。如果只是看樱桃小丸子如何穿衣,吃饭,说话,只是看一个动画小人儿在那里走路,嬉笑,动作,我们就不需要把孩子专门带到电影院去,一个小小的电视就可以满足他们了。在电影中,孩子看到的一定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接触不到,而又充满好奇的事物。

  《鲁滨逊漂流记》中,老山羊阿毛挂在树枝上,下面是万丈深渊,激流澎湃,加上音效等制作手段,这样的奇观化呈现带动孩子的感官反应,让他们身临其境,紧张期待,这样才可以点燃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观影中体验到快乐。

  “低幼化”绝不是把孩子当傻子,“去低幼化”也绝不是把孩子当大人

  动画电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低幼化”,一个是“去低幼化”。第一个是低估了孩子的智商,用一种简单的,单向的思维方式结构故事,导致一些动画电影荒唐可笑,低劣弱智。另一个是误解了“去低幼化”的含义,先入为主地将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用于孩子身上,时时处处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和要求孩子,让孩子满嘴大人话,满身仁义礼智信,失去了童真。

   好的动画电影,一定是用“低幼化”的形式讲“去低幼化”的主题。

  《鲁滨逊漂流记》通过讲述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相处,传递团结、勇敢、善良和包容的精神内核,最后落到了人类和动物共同携手保卫家园的宏大主题上来。这些精神内核与宏大主题是儿童所不能够表达出来的,但是他们一定能感受得到的。

   好莱坞,迪斯尼的大多动画电影绝不仅仅是拍给孩子看,大人也喜欢,就是由大人喜欢,引导孩子从影片的冒险,奇观而深入到精神,主题。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