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中国电影品质要爬坡

编辑:佚名 来源:海南日报(海口) 更新于:2016-10-25 阅读:

  电影《盲井》的导演和编剧李杨也认为,无论世界怎么变,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也离不开人的故事。“中国电影不要被高票房冲昏头脑,应该扎扎实实把我们的中国故事讲好。”

  青年编剧董润年是电影《厨子戏子痞子》《心花路放》和《老炮儿》的编剧,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现在的电影公司确实对编剧越来越重视了。“这也是市场发展的结果,大家把所有的方法都试了一遍,发现最重要的还是有一个好剧本、好故事。”

  这样的转变也让现在年轻编剧的生存状态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毕竟项目多了,机会多了。但是年轻编剧也要好好把握现在这些难得的机会,要认真对待自己在写的剧本,全心投入,而不是先计较自己在经济上的得失。”

  在论坛上,董润年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拍“正确”的电影,还是拍“真实”的电影?

  董润年告诉记者,他认为真实的故事是从现实出发的,建立在真实人物和情感反应上的故事。“正确”的故事是建立在叙事技巧上的,所谓符合创作规律的故事。“现在很多的电影只达到了 正确 ,却不 真实 :虽然叙事技巧成熟,各个方面都很完善,三观也正确,但就是不太真实。如果所描述和表达的情感和人物不真实,都成了 八股文 ,就没办法打动观众。”

  剧本就像编剧的孩子一样,所有的编剧都希望能有真正懂剧本的导演和演员来拍摄。所以编剧、导演和演员之间也一直有着微妙的关系。董润年坦言,当时找李易峰、吴亦凡来拍摄《老炮儿》的时候,他心里也没底,但最后两位年轻人的表演让他很惊艳。

  董润年说:“电影需要用视觉讲故事,编剧善于摆弄文字,并不一定像导演那么懂得如何用视觉把这些文字表达的意境传达出来。我们之所以说影视作品是高度工业化的产品,就是因为它需要很多人的合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充分沟通和理解。大家要用平等的,开诚布公的状态进行沟通,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统一认识。”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