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影视剧不可“消费儿童”

编辑:佚名 来源:光明日报 更新于:2016-10-25 阅读:

  近日,《小戏骨白蛇传》在网上走红。截至目前,该剧在腾讯视频上的点击量已达1.8亿次。对于年龄6岁至12岁的“小戏骨们”的表演,不少观众拍手叫好。

  在我看来,《小戏骨白蛇传》让一群孩子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努力去理解、揣摩、模仿成年人的爱恨情仇,有悖于他们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当成人习惯于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孩子,且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审美趣味强加于他们时,就会过早地将儿童成人化。此剧取得如此高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世俗化的题材。有观众在网上发帖称:“就是为了看一群小孩儿演绎爱情,为了看10岁的小孩儿是如何生出许仕林的。”这样的关注,实在是“猎奇”。

  据了解,目前《小戏骨西游记》《小戏骨花木兰》等正在筹拍中。《西游记》《花木兰》是我国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也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当然多多益善。笔者担心的是,这会引来更多的影视制作机构的刻意模仿。若制片方只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价值,今后电视荧屏上就有可能出现《小戏骨还珠格格》《小戏骨甄嬛传》等,让涉世未深的孩子模仿“一入皇宫深似海”的宫斗戏。

  童年是塑造一个人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成人基于商业诉求的利用和消费,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因此,影视剧翻拍必须要严格把关,不能沦为消费儿童的商业大赛。为小演员量身定制一部匹配他们成长阶段和心理特征的电视剧,岂不是更好?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