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影视火热存表象:仅10%电影赚钱 资本火中取栗

编辑:佚名 来源:新浪 更新于:2016-7-19 阅读:

  尽管影院银幕仍在以每天超20块的数量增长,但是今年上半年的票房却出现了增速回落。根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246亿元,排场3458万场,观影人次7.23亿。与去年同期相比,票房增速放缓,增长仅21%,创近5年新低。

  “这说明一个问题,市场不会一帆风顺,单边上涨,在某个阶段竞争加剧,会有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不太专业的投资方凭借资源,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但是公众不会买账。”在资深文化投资人、深创投西南大区总经理许翔看来,现在的电影市场,已开始供大于求。

  显而易见,在不掌握影视运行规律和市场资源的前提下,盲目跟随概念投资,不仅失败率高,更有甚者血本无归。为此,《投资者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乐视影业参与投资人许翔、资深影视文化专家律师董媛媛以及《美人鱼》出品之一金诚集团等市场参与者,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影视投资脉络。

  风险高仅10%电影赚钱

  突飞猛进的票房为电影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原动力,蜂拥而至的资本也扩大风险影响的范围。

  在光环聚集、暴利诱惑的背后,极高的投入风险也让许多投资客不得不直面血本无归的结局。事实上,在中国的电影投资中,50%亏损,40%持平,仅有10%左右可以获得盈利。投资成本高、机会少、风险大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特点。

  而据记者了解,拍摄的影片能够实现公映乃至大卖的仅是极少数。据广电总局电影局统计,2015年中国共生产的故事片有686部,动画片51部,其中票房过亿的国产片有47部。而据“电影票房”网站数据,2015年共上映的新片有357部,其中国产片300部左右。也就是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拍出来的686部电影只有不到一半进过影院。

  “影视产业的火爆程度直接吸引投资者将资金投进来,除了一开始就做影视行业的企业外,目前有很多传统企业转到影视产业中,这些资金将有助于影视产业的发展,但是影视产业本身风险很大,因此需要投资者对拟投的影视公司或影视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影视金融专业委员会法务部主任董媛媛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资本逐利胃口加大

  在职业投资人看来,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残酷。《疯狂的石头》的成功刺激了很多人去以小博大,而《太平轮》的失败也让诸多投资人对大制作望而却步。

  在许翔看来,影视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其他行业并没什么两样。“市场突然好起来,投资蜂拥而至,到假冒伪劣充斥,伤害市场,再逐渐下降,最终回到正常稳定的市场。”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