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出版行业:没有法治,谈何发展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7-9-12 阅读:
三、加强知识版权保护
1995年5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为加强音像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音像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社会主义法制水平和市场经营环境。因为音像节目创作成本、著作权交易成本和国家税收等原因,在价格上,正版音像制品和非法音像制品相差甚大。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直接关系到音像业的生死存亡。我国音像市场的正版音像制品占有率仅为10%左右,绝大部分市场和生存空间为非法音像制品吞噬,音像制作版单位难以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一方面说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亟待提高,民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音像业有广阔的拓展空间,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但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
四、开拓思路,多元经营
一是加强出版社编辑队伍的建设。出版社的中心环节是编辑,一个没有不断研制新产品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从目前音像人员的状况来看,多数偏重艺术而缺乏文学修养,导致出版物内容欠精、文字错误百出。有些编辑缺乏对其他技术如拍摄、合成等的了解,也是难以做好工作的,某些出版单位甚至取消了编辑环节,让一些不具备编辑资质的人制作产品,质量大打折扣。音像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新时代需要的是既懂编辑又懂制作,还要懂市场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走系列化、专题化道路。可以分时段、分区域、分类型地制作。江苏音像出版社编制的《中华雅韵》、《江南民乐精选》等推向市场后,销售情况非常好;规范少年儿童行为准则的《童规》等行业片,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是开拓思想,实现品种多样化、地方化。品种的多样化,可以运用各种题材,不仅仅局限于开发的品种项目上,要广开思路,对有声读物的配套,可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对象开发礼品带。江苏地区地方剧种繁多,代表人物、经典剧目很多,广大戏剧爱好者渴望好的作品不断问世,如京剧、锡剧、越剧、扬剧、黄梅剧等等,把具有传统特色的优秀作品推向世界,为宏扬祖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四是广泛联系同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力量,开展横向纵向的合作。广播业与音像业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台节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由出版社整理成音像制品出版,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出版社也可将好的作品通过电台这一媒体介绍给广大的听众。中国广播音像出版社一直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多年来依靠广播资料编辑的音像制品占全部出版社版号的80%,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