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2017年中国出版十件大事

编辑: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 更新于:2018-3-27 阅读:

11月,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联合麦克米伦出版集团、阅文集团举办的首届“中文原创YA文学奖”(针对13—17岁青少年)在上海启动,征集未发表的原稿。这一系列征奖活动,体现了出版界对原创的高度重视。

10、出版业抢“知识付费”风口

2016年,得到、知乎、果壳分答、喜马拉雅、微博问答等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被众多媒体称为知识付费的元年。由科普网站果壳网孵化的“在行”率先撕开知识付费切口,提供以“小时”为单位的个性化知识服务。上线1年时,已有超过1万名行家入驻,每日交易800次,客单价超过400元。“分答”是“在行”旗下的一款产品,上线40余天,就拥有了超过千万的授权用户,付费用户超过100万,交易总金额超过1800万。之后,“罗辑思维”推出APP“得到”,提供付费订阅内容;米果文化出品的“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电台推出付费收听节目;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也都推出问答类产品。艾媒咨询12月5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1.88亿人。究其本质,知识付费依然是内容生产商与用户之间,输出有价值的知识内容或服务换取酬劳的商业模式。

在这一风口之下,众多出版商试图从纸质书生产商转型为知识付费内容生产商,其目标定位也从过去的推动图书销售转变为对知识付费商业逻辑的深度探索。湛庐文化、三联书店、青豆书坊等在垂直领域深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