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也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关系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6-5 阅读:

随着数字出版的出现与发展,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不同于许多学者聚焦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竞合或融合关系研究,陈丹与葛淼慧于2017年7月在《现代出版》发表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几个辩证问题》(以下简称《传数辩证》)一文提出“九个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不同点,较为系统地、完整地剖析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辩证关系”。该文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及内涵提供了新思路,笔者认同《传数辩证》一文所提出的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辩证关系研究思路,但对其中关于出版属性、出版中的盈利、经营、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理解持不同看法。

数字出版并未改变出版的属性

《传数辩证》认为,数字出版的出现改变了出版的属性。作者的论据有二:一是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生产与提供的内容,二是数字出版改变了传统出版生产和传播的方式。数字出版伴随着信息大爆炸、新技术应用而发展起来,时间与信息的碎片化吸引着更多用户使用数字出版物,继而呈现出逐渐取代传统出版物的态势。

笔者认为,数字出版的出现虽然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诸多表征,但数字出版是基于新技术及用户使用需求特征的变化而出现的,并且确实对传统出版的生产与传播带来冲击与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出版生产与传播的方式,弱化了传统出版与纸介质相关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使之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变。但从本质上看,数字出版并未改变传统出版生产与提供的内容,只是改变了这一内容的表现形式或呈现方式,即由传统的纸介质转化为数字介质。无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虽然具有互不相同并不断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形态,但其内在表现形态却未发生变化,即仍以语言、文字等为主要呈现形式,以思想交流、信息传递为目的,即二者的文化属性并未发生变化。它们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是一脉相承的,是整个出版的核心组成部分。

出版具有双重属性,即兼具商品属性与文化属性。纸质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众多出版物,它们内在形式都是语言文字。只是语言文字存在不同形式而已,或是有声的,或是无声的,或是文字语言,或是形体语言,或是音像语言。笔者认为,出版属性针对数字出版或传统出版而言,其本质并未有变化。就出版属性而言,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并未有差异,数字出版的出现与发展也未改变出版属性。细致区分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又各自包括不同类别,如数字出版包括互联网期刊、数字报纸、博客、互联网广告等,不同分类的出版属性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学术类互联网期刊更偏重文化属性,互联网广告更偏重商品属性,这种差异源于其出版产品的定位,而与各自具体的出版表现形式关联不大。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