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电影报 更新于:2016-11-8 阅读:

  三、电影人才

  近年来,创作新力量集群式涌现,新导演、新编剧、新演员、新制片人、新的技术专家等逐步挑起电影创作生产的重担,不仅带来电影形态、类型与话语方式的新变革,也带来电影投融资模式的新尝试,以及媒介融合与人才跨界的新可能,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积累下最可贵的人才资源。

  四、中国电影走出去

  近年来我国电影国际交流频繁广泛,电影走出去力度不断加大,每年应邀在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中国电影节(展)活动,参加国际电影节(展)并荣获奖项的优秀国产影片不胜枚举。我国与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电影合拍协议,有力地促进了合作制片业务的发展。更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国产影片开始进入海外主流电影市场,正在探索“中国电影,普天同映”的崭新路径。

  五、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全国已建成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55条,放映队约5万支。“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每年订购电影均超过870万场,观众人次保持在12亿以上,基本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共服务目标,农村电影发行放映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国已建成11个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中心,可进行17个少数民族语种、37种少数民族方言的译制,2012-2015年共完成3000余部(次)电影的少数民族语言译制。

  六、电影技术

  我国在电影数字化领域成绩卓著,迄今已实现胶片电影向数字电影的整体转换,我国电影科技发展已经进入系统设备与工艺流程数字化向全面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演进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正指导行业进一步加快国产3D电影、中国巨幕、激光放映、多维声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应用发展。顺应“互联网+”大趋势,电影业不断与互联网深度融合,赋予电影行业新的活力与动力。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