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影视相关企业已有1300多家 电影大棋局缓缓开启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经济网 更新于:2016-8-30 阅读:
所有政策中最靠谱的事
知乎上有人发问:“为何上海影视行业远远不如北京,上海影视辉煌不再了?”在众多的回答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上海企业人才办公居住的高成本。“一个上海的灯光助理有时候都能拿到600~1000元一天,是北京的2倍。”网名为“陈兔虫”的网友说。
在彭奇志看来,面对这样的劣势,上海一方面要为企业和人才提供租金、税收等优惠政策,更重要的是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
作为冬春(上海)影业的创始人,刘璇特别对本刊记者提到,在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方面,“上海明显优于北京”。冬春(上海)影业公司从注册到电影项目的申报,政府都全程提供服务。
在上海电影“新七条”中,关于建立和完善上海电影摄制服务体系的内容落地最为迅速。
“新七条”颁布的第二天,上海市电影摄制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其主要职责是为各类主体来沪拍摄影视剧提供包括政策信息咨询、政府沟通、拍摄协调等方面的服务,服务的内容有115项。
这样的机构设置在全国尚属首例。导演张建亚将这个机构的成立评价为“所有政策中最靠谱的事”。
徐峥指导的《港囧》在上海拍摄时曾想在陕西南路上的一个居民区取景,住户们却以扰民为由拒绝剧组进入。服务中心负责人于志庆陪着剧组工作人员在居民楼下等了一天,拎去的水果都被直接扔了出来。后来,于志庆找到街道办事处,请他们一起出面协调,终于帮助剧组得到了拍摄许可。
由服务中心制作的《上海影视制作服务手册》每年更新一个版本,其中详细罗列了上海现有的各区县取景拍摄地,包括专业的影视拍摄基地、旅游景点、都市地标性建筑、古镇老街、文化场所的地理位置与联络方式。此外还有包括影视设备租赁、3D拍摄、后期特效、影片修复、影视翻译等服务机构的具体信息和联络方式。
运营两年来,上海市电影摄制服务中心已完成了1000多起成功案例,服务过350多个影视剧组。
据彭奇志介绍,其实,在上海,电影立项之初,政府就实施了精准定位服务。电影处成立了十几个人组成的资深专家团队,在影片立项时就免费帮助企业评估影片是否有市场价值,能否通过审查等。“专家的一两个点子,往往能挽救上千万元的成本。”在彭奇志看来,在电影立项上把好关,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少冒风险。
“我们的专家也会及时发现好的IP作品,评估其是否具备电影改编的基础,并向相关企业进行推介。”彭奇志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