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打开影视国际化合作之路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于:2016-8-30 阅读:
“由中国、俄罗斯、柬埔寨、印度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41家媒体和制作机构组成的丝路电视国家合作共同体,秉承丝路精神,将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广播影视国际合作之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近日在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成立仪式暨高峰论坛上表示。
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是全球首个以“丝路”为纽带、面向全媒体的国际影视媒体联盟,是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视机构、制作公司、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共同参与,从节目制作、频道共建到市场运营、商业融合,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平等、互利、共赢的区域国际影视合作平台。
建立影视国际合作新格局
据童刚介绍,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从2014年起推出了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在精品创作、节目益智、媒体互动、版权交易和技术服务等五个方面建立起多元化的丝绸影视合作新格局。
“当今时代,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既是增进各国民众了解、互信的有效平台,又是推动各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尤其是电视媒体具有形象化、可视化的特点,覆盖面广,感染力强,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进文化认同,深化传承友谊,促进合作共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魏地春表示。
童刚向与会的海内外媒体机构提出了三点倡议,一是做互联互通的践行者,加强广播影视行业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和人员往来,扩大文化交流,增进了解互信;二是做丝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制作推广各国优秀的广播影视作品,让丝路精神发扬光大,使古今丝绸之路的感人故事在沿线各国家喻户晓;三是做合作共赢的受益者,共同推动广播影视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丝路广播影视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通过能力建设,实现自身发展。
俄罗斯通讯与大众传媒部副部长沃林认为,在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框架下的合作,可以在联合拍电影、电视剧、联合发行电视产品、联合拍纪录片等领域开展。
在沃林看来,信息交流十分重要。“丝路媒体合作要为通讯发展建立平台,要给经济、文化等领域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没有信息交流就没有支持和信任。”他强调,不仅要在传统形式下进行合作,更要增加新的内容——新型媒体合作。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面临着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智能终端、VR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变化,已成为各国影视媒体业的共同问题。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