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一带一路”打开影视国际化合作之路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于:2016-8-30 阅读:

  对此,魏地春建议,一是建立常态合作机制。为了更有效地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丝路国家的电视媒体应该在互利的基础上,构建更紧密的合作框架,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二是强化节目内容合作。丝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应当更好地结合多元文化要素,加强影视节目的合作拍摄和资源共享,生产出更多世界各国人民共同需要、共同喜爱的广播影视精品节目;三是拓展传播渠道合作。丝路沿线国家的电视媒体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节目优势,采用国际化、市场化手段,合作开办本土化频道和时段,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播出平台,促进丝路国家和地区广播影视业共同发展,进一步增强丝路国家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四是加深媒体合作。丝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应当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资源,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增强媒体聚合力。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副总裁唐世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市场化模式推动中国电视“走出去”,实现了从“卖节目”到“开时段”、“建频道”的转型升级。唐世鼎认为,当前,国际合作呈现出五大新格局:一是国际合拍节目增势迅猛;二是中国时段/频道成效显著;三是国际版权交易空前活跃;四是节目译制规模大幅提升;五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融合。

  商业深度合作前景广阔

  “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有几大特点:节目类型多样化、合作伙伴自主性、平台推广对等性、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推动融媒体传播以及具有包容性成长性。这几大特性,决定了共同体成员间的合作将会是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唐世鼎说。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董事长、总裁薛继军介绍,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的发展将分为初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初期将“以节目交流为重点”,中期则“以成员之间的合拍合作、节目交易为重点工作,以共同开发商业化运营的时段、频道为核心内容”,远期展望“组建共同体成员自愿参与的媒体运营公司,配以产业发展基金,打造跨媒体、跨区域的媒体产业链,以提升成员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共同体的品牌、推进文化共融与发展为主要方向。”

  据唐世鼎介绍,丝路电视国际合作共同体的运营模式将主要包括节目联播、节目交易、国际合拍、频道经营、信息共享等等。目前,共同体已经构建了节目联播机制,首次联播月将于今年10月启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发行的《舌尖上的中国2》、《超级工程》、《手艺》等10个节目将作为首播节目,在2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同步播映。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唐世鼎强调,未来国际合作重点深化以下四个方面。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