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影视资本泡沫过后渐趋理性

编辑:佚名 来源:时代周报 更新于:2017-1-3 阅读:

  往年并购风生水起的影视行业在2016年遭遇了降温。

  2016年12月18日晚,宏达新材发布公告称,由于业绩承诺未达标,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永乐影视借壳计划破产。至此,永乐影视连续4次借壳失败告终。

  这已经不是2016年第一个宣布重组失败的影视类公司,自2016年9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及监管层对VR、游戏、影视、互联网金融等纯概念题材的并购审核日渐趋严,不少影视类资产并购重组连连失败。

  包括暴风集团、唐德影视、乐视网、万达院线、华谊兄弟等在内的公司,皆未能完成影视资产的并购重组。而2016年以来,仅有包括天神娱乐、欢瑞世纪在内的少数公司通过了影视类资产并购重组。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三季度,上市公司涉足文化传媒行业并购重组事件119起,披露金额940亿元,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热点行业。

  而2015年,文化传媒行业共发生并购事件166起,除23起并未透露并购金额,其他并购总规模达到1499.04亿元,同比增长50%。

  相比之下,2016年文化传媒行业的并购较上年有了下滑,降温态势明显。而造成这一态势的主要原因便是监管趋严。“行业泡沫太严重,影视行业已经不再如上年那样火爆,不少资金都退出了。”一位从事并购的私募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监管趋严 重组失败率高企

  2016年下半年国内发生在影视行业的并购重组,多数以失败告终。

  2016年12月18日晚,宏达新材发布公告表示决定终止与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意味着永乐影视向资本市场发起的第4次冲击宣告失败。

  此前永乐影视曾尝试过被华谊兄弟(300027.SZ)收购部分股权,借壳康强电子(002119.SZ)上市,均以失败告终。而前三次借壳上市失败,皆离不开业绩不达标。

  根据终止重组公告书,证券市场环境、政策发生变化,且永乐影视2016年的业绩未达承诺为此次重组失败的核心原因。

  综观整个2016年的影视传媒业,延续并扩展了2015年的并购浪潮。但与往年不同的是,监管层对影视行业的并购重组由无条件通过到一事一议,影视明星想通过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现一夜造福的梦想破灭。

  根据证监会重组委的审核公告显示,2016年10-11月,文化行业仅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申请获得通过,其中获得无条件通过的重组事项仅有一家,天神娱乐并购幻想悦游和合润传媒。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