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影视如何在困境中突围
编辑:佚名 来源:山西日报 更新于:2017-6-20 阅读:
政府部门应扶持乡土影视创作剧作家需深入生活、改变陈旧叙事模式
面对尴尬与困境,乡土影视发展路在何方?
专家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乡土影视创作予以扶持。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扶持乡村影视剧创作的政策,使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创作能够得到更快发展,以期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佳作。
太原师范学院影视艺术系主任薛晋文教授也认为,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来扶持乡村电影的发展,可以考虑在乡镇建设艺术电影院。另外,他还建议培养民间影视剧队伍,乡村电影要走新媒体发展之路,应该重视民间资本对乡村影视剧的扶持力量。
马明高则表示,要从国家对电影管理的顶层设计上,改革目前大一统的院线发行模式,做到细分市场、细分观众、细分影院,根据社区人口分布和观众群体特点,建立农村电影影院、少儿电影影院、民族电影影院、商业电影影院等电影院,努力改变当前商业电影一统天下、独霸票房的局面。
除了需要得到国家政策等外部环境的支持,影视剧创作本身更需要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作出转变。
张卫平认为,应该从影视文学创作的内容上做文章,比如在细节的真实性上下功夫,在人性的深度挖掘上下功夫,在思想的深度上下功夫,在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
马明高认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老一辈“山药蛋派”作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电影工作者只有用心深入乡土大地,诚恳创作,才能生产出有良心、有质量的乡土电影。只有真实地再现生活,真实地表达情感,真实地表现活生生的人,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乡土电影。此外,他还认为,乡土电影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陈旧的叙事模式。
王兴东曾将电影界怪象概括为“重导演、宠明星、轻编剧”,并呼吁必须要改变这种局面。他强调要将剧本创作放在首要位置,保障剧作家的首席地位。要知道,不把剧本创作放在首位,编剧就不会被足够重视,其创作与生存窘境就不会彻底改变,他们便不会有潜下心来、深入生活,创作优秀作品的动力。
吕梁籍乡土影视剧打造地方软实力时代呼唤浓厚乡土气息的影视作品
乡土影视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影响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独特的文化,只要是优秀的、进步的,就必然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可喜的是,从2012年,吕梁开始乡土电影创作,成立了专门创意创作本土影视作品的吕梁市鑫晖文化传媒公司,先后创作并摄制完成了《吕梁铁骨》《黄河传人》等11部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本土电影,其中有多部影片获奖。
鑫晖文化传媒公司副总经理刘荣国表示,一个地区,如果不重视采用影视手段把优秀的地方文化宣传出去,从长远来看,势必会影响到竞争力的提高。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乡土影视作品必将成为今后电影发展的重要趋势。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