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像出版的坚守与融合
编辑:佚名 来源:人民网 更新于:2017-8-29 阅读:
在坚守传统出版的同时,如何探索创新与融合发展?笔者作为身处音像出版行业一线的从业者,将以中国唱片总公司为例,对数字化时代下传统音像出版企业的坚守与融合提出一些浅见。
坚守主业之本
中唱成立于1949年,是在解放前大中华、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内地唯一的唱片公司。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唱就已形成了集唱片出版、生产、发行为一体的集约化发展格局。在如今音像原有商业模式被颠覆的前提下,作为一家老牌国有音像出版机构,中唱也在不断尝试对“音乐产品”形式进行改良创新,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坚持精品内容、提升音乐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与技术附加值,是传统音像品牌得以坚守和创新的根源与基础。
1.对音乐内容深耕细作,提升出版物文化附加值。
中唱在音乐内容上深耕细作,近年来立足于自身独有的丰富的版库节目资源和编辑制作力量优势,编辑出版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有口碑的音像精品,包括《中国音乐遗产典藏》《春华秋实——新中国唱片65周年》《中国百首经典音乐作品辑》《正义之声》《上海老歌》《中国戏曲百集》等,题材独特,制作精良,从装帧设计到录音版本的甄选都达到一流水准。此类精品专辑多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在市场销售方面获得较好的回报。
除了原有的音乐版权内容重新编辑制作,近年来,中唱设立“中唱优秀音乐家出版基金”“中唱唱作人扶植计划”,不断丰富新的优质版权资源。2016年已制作出版完成了《箫的叙说&箫与箜篌的经典呈现——张维良》《中国近代经典艺术歌曲——彭康亮》《风,带我走吧—谷峰》《来日方长—黄龄》等专辑作品。
2.抓住黑胶回暖机遇,提升出版物技术附加值。
黑胶唱片以其温润的模拟音源和独特的装帧艺术形式,自从它重新出现在音乐爱好者视野中,似乎成为了耳畔“复古情怀”的代名词。
中唱抓住黑胶唱片市场回暖的机遇,凭借丰富的曲库资源,优中选优,遴选最优质录音版本,自2010年起,中唱已完成了60多个黑胶节目的出版发行。如民乐经典系列《春江花月夜》《古韵——中国古琴名家珍品》《梅花三弄》,戏曲经典系列《四大名旦》《四大须生》,《上海老歌》系列以及国内第一张彩胶产品《梅兰芳》,以独特的音质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吸引黑胶爱好者和收藏者,并取得了不俗的发行销售成绩。
传统音像融合式发展模式
中唱在传播中华优秀音乐文化、做好精品主题出版物的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品牌形象,尝试音像出版的多维度跨行业的融合发展,拓展“中国唱片的音乐+”。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