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三大部署促音像行业深化改革

编辑:佚名 来源:金羊网 更新于:2017-9-19 阅读: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民营制作发行公司的崛起。到目前为止,国内正版音像市场的有效供给,大多由民营公司提供。大约30余家民营制作发行公司以广州为基地,为全国音像市场提供80%以上的正版货源。他们主要在电视剧、电影、百科教育和卡拉OK四大类节目中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特许”行业挡住资本进入和运作

王炬认为,能否融入和吸纳资本,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音像业本来是一个获利丰厚的产业,但由于音像出版业是国有资本为主的“特许”行业,因此挡住了资本的进入和运作。

音像出版业的国有音像出版社,目前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靠自身能力的发展,事实已经证明是极有限度的。许多音像出版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但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在扩大发展阶段遇到了吸纳资本的瓶颈,因为是“国有独资”,社会资本几乎不能“名正言顺”地进入,更不要说国际资本和风险投资了。但是,社会资本,尤其是希望进入大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的投资商,在持币观望了一段时间后,并无可乘之机,于是将资本投向可以堂而皇之进入的另一扇门———民营音像企业。

从2005年10月起至2006年3月,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有太合麦田、华友世纪、A8音乐集团等通过出让股份或其它融资手段,获得将近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大量资金的进入,无疑为音像业(唱片业)注入了活力,提高了音像业的原创能力,也是人们看到了音像业的未来。而资金发生困难的国有音像出版社却因自身体制问题,无法获得急需的资金。他们从音像业的主力军旁落为“看客”。音像业的格局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观点

自谋出路将极大的解放生产力

王炬认为,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将会对音像业产生巨大的影响,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是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次解放生产力的大变革,影响之深远,无论作怎样的评价都不为过。

音像业、尤其是音像出版业的现行体制主要是以国有独资的事业单位组成的。现有音像出版单位380家,从行政管理划分来看,基本上分属广播影视、文化和新闻出版三大文化管理机构,也有少量的出版社属于其它部委和国家机关,基本上都属于文化体制改革范畴之内的出版机构。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这些出版机构要经过事业改企业、企业股份制改造和重组等步骤。

在经历过文化体制改革之后,这些出版机构绝大多数要从原属的上级主管机构中脱离出来,独立自主经营。有条件的企业还要进一步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样,困扰音像业多年的融资的问题,就有望实现大的突破。资本的融入,人力资源的开放,将激活大部分出版单位的活力,它们的生产力将得到极大的解放。

123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