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变革的“张力”与“阻力”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6-12 阅读:
随着技术革新与产业演进,经过了“铅与火”,跨越了“光与电”,走进了“网与云”,出版产业从未遇到过如今日这般因业态嬗变而带来的严峻挑战,也从未遇到过如今日这般因融合发展所带来的宝贵机遇。
对传统出版而言,一方面,无论是报纸、期刊出版,还是图书、电子音像出版,新兴出版的扩张对其原有业态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冲击。另一方面,传统出版也在应对新兴出版的挑战中蹒跚前行,正经历着自身转型的艰难嬗变。而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相伴而行的新兴出版,则展现出勃兴的态势,但其蓬勃向上中仍潜藏着一些阻力。
传统出版的业态革新与数字转型
报纸出版的破茧与蜕变。作为古老的出版形式,近年来,报纸出版依然力图在新兴出版的压力下破茧成蝶、自我革新原有的产业形态。虽然这一过程中,报纸出版出现了内容失范、虚假广告、忽视网络发布再创意等问题,但新的业态毕竟已然萌生、破土而出。一方面,我国报纸的数量、总印数、总印张、定价总金额等都不断降低,报纸出版面临着严峻考验,营业收入特别是其中的广告收入出现较大下滑。《2016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报纸出版的营业收入降低7.6%,利润总额降低15.7%,颓势十分明显,甚至有业界人士认为报纸已是“最低端的分散内容提供商”。另一方面,面对挑战,报纸出版机构也力图顺应新兴出版的潮流,基于自身在内容生产方面的天然优势,积极探索同一内容的复合开发,以重构报纸出版产业链。未来,如能基于自身公信力,打破人为设置的报纸与新媒体的观念界限,报纸出版将有可能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期刊出版的突围与遇阻。近年来,期刊出版的总印数、总印张、定价总金额、营业收入等全面下滑,特别是文学、艺术类期刊和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的印数下降更为明显,反映出期刊受众面正在快速减少的现实。在巨大压力面前,期刊出版机构不得不进行各种转型探索。例如,手机期刊、期刊全文数据库、互联网期刊等,规模都有所增长。不过同时,在新兴出版的冲击下,一些期刊出版机构阵脚不稳,长期无法找准定位。究其原因,首先,期刊出版机构虽然拥有内容资源优势,但因技术、资金等的欠缺,往往在开发数字产品时受制于技术提供商。其次,期刊出版转型需要运营理念的转变,多数期刊出版机构虽或主动或被动地尝试数字化开发,但往往浅尝辄止,在盈利模式和版权保护上认识模糊。最后,由于技术提供商水平不一,许多期刊出版机构与其在沟通磨合上又存在滞碍,所开发出的互联网期刊等产品,许多内容同质化明显、原创力欠缺。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