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中国电影国际化的五点思考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更新于:2017-2-21 阅读:

  全球化重塑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互联网+”等技术革新所带来的“共享、互动、流动、智能”等新趋势,极大影响了中国电影的生产、运营、消费等环节。当前,中国电影的重要任务是立足民心、守好本土、练好内功、突出重围,构建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产业体制机制;结合内容、资本、技术、营销、政策多维度,研究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特色的电影国际竞争策略,提出更有成效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施竞争战略 打造品牌产品

  我国目前电影产业中具有影视机构逾1500家,传统的国有、民营电影公司努力对接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新兴的、中小型企业、互联网公司不断开展与电影的结合,拓展自身业务,谋求新的增长点。国有电影企业中中影股份、上影股份已陆续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从最新市值看,国内民营公司凭借其市场敏锐性、战略灵活性、引领力和十足的胆识,通过投资、并购近年发展迅猛:其中万达院线市值高达832.8亿元,华谊兄弟为354.2亿元,光线传媒为323.5亿元。但是,国内影视企业体量和市场地位以及商业运作成熟度都与好莱坞六大片厂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包括一批中小型制作公司在内的电影企业为市场贡献了一些“以小博大”的影视项目,但这些企业尚缺乏完备、持续的产品体系,还存在着“产业化运作能力弱”“产业规模小”“作坊式生产”“制片人的地位不高”“明星资源过分放大”“过分依赖IP”等现象。

  协同优势资源 抢占市场高点

  尽管在公映数量有所限制的前提下,进口片一直稳定地在国内票房市场上占据近半的份额。纵观进口片,绝大多数都是出自好莱坞的六大片厂,它们以精湛的工艺标准和高额投资,成为国产电影难以逾越的对手。但是,大型传媒集团在本土市场上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他们在面对中国市场时存在的软肋。当电影的投资规模达到某种量级时,为了照顾全球市场各个渠道的营收,难免会出现内容的程式化和运营的固始化,这也是国产电影可以着重考虑突破的方向。事实上,从全球市场来看,美国电影在亚洲市场的占比并不具备非常明显的优势,相对于在欧洲、大洋洲市场几乎达到垄断的占有率,文化上的距离让日本、韩国以及印度都能够保有住自身电影产业的发展,这也是国产电影未来可以依赖的资源。而中国电影其实具有较强的地缘、文化、资源优势,可以采取“以小博大”的喜剧片、都市爱情片、网络大电影、IP电影以及功夫片、武侠片、文艺片等本土文化为基点的电影,采取差异化、集中化、低成本、极致化的竞争策略,并协同本土营销资源,最终抓住本土观众的注意力。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