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促进法》切中行业哪些“脉门”?
编辑:佚名 来源:西部网 更新于:2017-3-21 阅读:
既然已经列入法律,我认为不应只设经济额度的惩罚,更应该注重资质方面的惩罚。如果片方或宣发方,甚至售票平台方,一旦出现虚报票房等违规行为,不仅要停映所参与的影片,而且一定年限内不能参与相关电影业务;如果影院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就勒令吊销营业执照。这样才能惩前毖后,突显法律的威严。 解读二 立法保护国产电影 第二十九条电影院应当合理安排由境内法人、其他组织所摄制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并且放映的时长不得低于年放映电影时长总和的三分之二。 朱玉卿:放映时段这条非常好。行业共知,在今年的“贺岁档”后,单日票房超过500万元的都是进口片,这跟上一轮WTO中美电影协议的到期有很大关系。我认为,毕竟是中国的电影院,如果不能从终端上对国产片进行支持的话,最终国内电影市场会与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及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民族电影将不复存在。 从市场经济角度考虑,貌似应该放开。但以《西游·降魔篇》这种程度的商业片为例,它的投资也仅几亿元,而《金刚狼》等进口大片至少2亿美元起投。这些数据说明,中美电影的差距不仅是投资额度的大小,更是两国电影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差距。如果两国电影产业发展到同一水平了,完全可以放开竞争。 武剑:2016年,国产片占据55%的场次,贡献了58%的票房,今年要排到66%的场次,可说是变化巨大。尤其今年是国产片小年,从近两周票房看,进口影片票房份额达98%。强行推动2/3的国产比例,可能对国内电影市场的上下游都是颠覆性的变化。因为该条文牵涉到的利益方较多,行业内对此有拥护和保留两种声音。由于其可能会直接影响影院的收入,因此可能出现国产片都集中在早、晚场放映,黄金时段都放进口片的情况。 上一个期效5年的中美电影协议已经到期,如果完全放开进口片市场,对国产片来说确实是巨大冲击。一旦完全放开,只有这条法律条文能够限制进口片的放映时间,并可对国产片进行一定保护。 解读三立法对电影实施“税收优惠” 第三十八条国家实施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电影产业发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 朱玉卿:当前电影企业按照3.3%营业税 5%电影专项基金缴纳税款和费用,加起来超过了其他文化类一般纳税企业的税负。 税收优惠是所有电影人都特别关心的。按照已经执行的“营改增”税收政策,确实给了电影企业较大的优惠。但其中有个执行上的重要问题,真人电影演员的费用至少占到制片总成本的1/3,这部分人群是否按照高收入人群进行征税,征税比率为多少,是个人交还是企业交?以前的“行规”一直是影视企业代扣代缴。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