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忙着做影视 如何刷存在感?
编辑:佚名 来源:腾讯科技 更新于:2017-5-2 阅读:
“中国的老板似乎一有钱都去弄个影业,我没有这个爱好。我们坚决不做拍摄,只做最上游。”当当网CEO李国庆说。2016年8月,由北京当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1亿元资金的当当影业项目正式签约。
和当当一样“不务正业”的互联网公司还有很多。近几年,58同城、小米、聚美优品、途牛旅游、豆瓣、百度糯米、一下科技……这些看似与影视不那么相关的公司都或先或后成立了自己的影业公司。 就在上周,以互联网售卖坚果起家的“三只松鼠”也加入到影视跨界中,刚成立不久的三只松鼠影业将与乐视影业合作。“影视剧植入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还要自制自己的松鼠影业,自制影视剧以及投资大电影。”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章燎原信誓旦旦。 然而,互联网公司想在电影市场获得成功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以受到中小型影业公司青睐的网络大电影为例,虽然在2016年,网大产量达到2500多部,迎来爆发其,但据相关影视行业季度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网络电影(网大)开机剧组数出现断崖式下滑,网大组讯数和预计开机数也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75%、69%。 在大环境不稳定、竞争越发激烈的时刻,这批相比于腾讯阿里内容基因较弱的互联网影业公司如何真的活出“存在感”? 为什么偏要做影业? 途牛旅游是“下水”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2014年11月,《老于推荐》上线,内容是介绍新加坡、泰国、毛里求斯、留尼旺、巴黎等地旅游线路。途牛影视公司的团队也是从《老于推荐》节目的拍摄团队发展而来。2015年10月,途牛创始人CEO于敦德在其9周年产品发布会上宣布设立途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初期将制作《老于推荐》、《出发吧我们》、《赖大嘴》、《牛人来了》和《团圆行》5个视频节目。而这些节目不仅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视频网站上播放,还会在电视上、候机楼和地铁里,以及火车上播出。 “旅游和影视有着密切联系,热门影视对旅游的带动作用已被证明。”于敦德说,之前的《花儿与少年》就带火了意大利的旅游产品。 不难看出,途牛的影视内容集中在旅游方面,通过影视内容帮助用户了解出游目的地,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人。 通过影业来辅助主业的公司不止途牛一个。 2016年1月,聚美优品成立影视公司聚美影视,由聚美CEO陈欧担任出品人的第一部作品《温暖的弦》在上戏选角完毕。 陈欧与影视的缘分追溯到2011年。初次上电视的陈欧对于电视,内心是拒绝的。但随后,陈欧和其团队发现自从推出陈欧“为自己代言”系列广告,陈欧本人与聚美优品的知名度迅速提升。在职场宫斗迷你剧《女人公敌》爆出之后,陈欧愈发相信影视娱乐对电商的作用:影视吸引关注,粉丝转化为流量。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