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忙着做影视 如何刷存在感?
编辑:佚名 来源:腾讯科技 更新于:2017-5-2 阅读:
“五一”上映的警匪片《拆弹专家》由刘德华主演并监制,小米影业参与投资。小米影业总裁唐沐表示:“希望通过小米影业独有的多终端多渠道互联网优势资源,助力《拆弹专家》。” 换句话说,小米影业会通过小米的资源去给电影做宣发,《拆弹专家》也印证了其在电影行业的“渠道”身份定位。 这些资源包括:小米手机、小米电视/盒子、MIUI系统、小米新媒体矩阵(据小米称粉丝量超2亿)、覆盖25个省份的60家小米之家旗舰店。黎万强曾表示小米影业未来不涉及制作,他在朋友圈发文:“影业是十来个人的部门,核心职能是助理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资和植入的工作……我们的宣发,是调度小米自己内部及新媒体资源,帮助合作的影片在小米近2亿用户群里放大。” “现在电影宣发提的比较多的概念是资源置换、整合营销。”一位电影宣传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腾讯科技:“常见的影视宣传营销手段包括路牌广告等硬广、办发布会、组织媒体采访、微博微信话题营销等等,但整合营销实际上是最实惠的。例如《整容日记》主演现身7-11便利店,也将电影海报置于7-11各家连锁店里,7-11就扮演了宣传渠道的角色。” 一位接近小米影业内部的人士告诉腾讯科技,每部影片的合作方式不同,小合作可能只是做电影中产品植入,双方两个推广,做资源置换。大的合作比如投资方面的,小米影业也会做电影的出品方。 而上文中提到的一下影业也在渠道上拥有优势,秒拍、一直播、小咖秀以及秒拍打通的微博,都是艺人打造、影视宣发的重要阵地。 福兮祸兮,投资与植入的主要定位也预示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大多数互联网影业的操盘者并非影视行业的专业人士,影业本身在集团内部更多的扮演着“品牌”的角色,甚至隶属于集团品牌公关部。 一位互联网影业公司从业者告诉腾讯科技:“很多影业的投资业务,实际上也和品牌分不开,总会伴随着资源置换、品牌植入。” 另一方面,无论是小米影业、豆瓣影业还是途牛影业,其掌舵者小米影业总裁唐沐、豆瓣副总裁、豆瓣阅读负责人戴钦、途牛影视总经理耿西鹏等都不是影视专业科班出身。 在这些前提下诞生的互联网影视影业,不管是在内部的公司集团层面,还是在外部的影视行业层面都很难活出存在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