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影视作品对外传播研究

编辑:佚名 来源:党建网 更新于:2017-3-14 阅读:

  有的电影往往关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性与道德滞后的相关社会问题,这类电影在国内票房惨淡,入不敷出,但是在国际电影节中却频频获奖。这正是因为西方社会企图看到一个充满矛盾与问题的中国社会,对中国的文化解读充满了偏见与误读。这种现象应当引起中国电影人的关注和深思。

  内容偏好差异导致商业价值“缺失”。不同地区受众喜好的影视作品内容大不相同。由于日韩地区跟我国文化相近,热衷于引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而欧美地区的受众则比较热衷于观看武侠类的作品,他们对中国的感知仍然主要停留在极具传奇色彩的中国功夫片上。

  虽然我国国内的影视市场发展迅猛,但是一些在国内大卖的影片和收视率较高的电视剧走出国门后,成绩却并不理想。一些与国外合作拍摄的影片,虽然能够获得一定收益,但大多是古装武侠题材,内容雷同、结构单一,不免会让国外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使影视作品走出去难度加大。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影视作品对外传播策略

  新的传播条件和传播格局使得信息流动已经无法被人为阻隔,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应认识当前对外传播现状,破除刻板印象,“对症下药”,促进我国影视作品对外传播走向成熟。

  视听作品先行,突围文化逆差。与印刷作品相比,影视作品因其直观、感性、开放与可译等特征更容易进行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影视艺术作品可以借助其视听元素,更加有效地向国外观众展现中国的国家风貌与社会生活,构建中华民族的审美形象与文化框架,传达文化意蕴与精神内核,传递中国态度与中国价值。

  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具有艺术综合性、视听独特性,在审美上具有日常性、生活性、大众性、故事性和世俗性,在叙事上具有戏剧性、矛盾性和延宕性。它将电子技术与视听技术相结合,创造性地吸收了其他诸多艺术形式的长处,这些都意味着在进行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影视作品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视艺术优势,从内容到形式获得海内外观众的接受、理解和认可,真正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主力军。

  周边先行,关注日韩。“一带一路”比古“丝绸之路”的范围更广,周边先行的原因在于地理与文化两个方面。地理层面来看,周边国家和地区邻近中国,交通便利,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地缘基础。文化层面来看,历史上周边比如日韩两国自古以来便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通过学习、借鉴、吸收中华文化,与本国原有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尤其是作为中华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已成为不少周边国家特别是日韩两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支柱。因此,中国文化同日韩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日韩两国与我国的文化交流愈加频繁,学习汉语的民众逐渐增多,看中国影视作品成为汉语爱好者与学习者的重要练习途径。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从文化理解、语言理解还是收看条件上,中国影视作品的对外交流与传播在日韩两国都早已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1234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