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启发出版新路径
编辑:佚名 来源:中国出版网 更新于:2018-3-20 阅读:
“高质量发展”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如何落实备受瞩目。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将成为今年各行各业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战略性判断。出版业也不例外。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还是第一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文化立法提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于2017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随着实体书店扶持计划的逐步落实,2017年书店扩大规模、重装开业、跨省布局、业态转型的热潮持续升温。2017年1月、8月、11月,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3家国有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同年上市,让资本市场的出版力量更加壮大。政经利好,让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的基础。
展望2018年,代表委员们认为继续向好、稳中有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就出版工作而言,来自新闻出版界的代表委员认为,要围绕出版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核心,进一步巩固主业,提质增效,转变发展方式,做好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控规模提升质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和“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集团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打造主流出版型、融合发展型、国际传播型的国际著名出版集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认为,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全民阅读蔚然成风,但出版业有高原无高峰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通过控制图书品种数量、严格出版专业资质是应对当前不良出版之风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吴志明也有相同的观点:“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版新书都在26万种以上,却存在着‘大而不强’的问题。”
上篇:
下篇: